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大學輔中心

歷史簡介

學輔中心鍋爐廳(原舊醱酵實驗工廠鍋爐室)

煙囪攀滿藤蔓,白漆的現代水泥牆室內,安放著紅磚砌成的巨型鍋爐,其鐵製金屬的結構附件,遺留歲月斑斑的寫實鑿刻。乍看下,或有年代錯置的格格不入,卻珍藏了一段重生的故事。

日治時期,在殖民計畫經濟發展之下,蔗糖的製作成為農工業發展的重要導向之一。製糖以蒸汽作為動力,故當時常見數十公尺高的煙囪,其中「鍋爐室」乃糖廠的重要心臟。鍋爐室常藉由甘蔗渣的燃燒熱量,作為加熱蒸發罐與推動渦輪發電之用。燃燒的熱空氣,隨著煙囪裊裊飄升,高聳煙囪即成為舊時糖廠的象徵。

昭和六年(西元1931年)農藝化學科醱酵實驗工廠的煙囪竣工,近20公尺的它,聳立於校園中格外醒目。當時的農藝化學科設有製糖化學、釀造學等講座,分別由濱口榮次郎與馬場為二擔任講座教授。本鍋爐室為馬場為二教授主持的釀造學講座所管理。

馬場為二教授曾於1943年成功從臺南生產的玉蜀黍中分離出「馬場菌」,將蔗渣(主要成份為蔗糖C12H22O11)經過醱酵作用直接生成丙酮和丁醇,成為航空燃料的替代品,舒緩二戰時期臺灣遭遇的能源危機。專精於製糖化學研究的濱口榮次教授,則將其研發成果交付製糖會社運用,使得臺灣製糖技術得以持續進步。

二戰結束後,國民政府將「臺北帝國大學」接收改制為「國立臺灣大學」,鍋爐室曾為農業化學系部分實驗課繼續使用,後因系所空間重新分配調整,而逐漸荒廢閒置。直至2021年,學務處決定重新思考空間使用,並賦予「鍋爐」嶄新的生命意涵。經詳細規劃討論,學務處以「鍋爐」為核心,隨之活化周圍場域,整理成新的校園空間,以為「學輔中心」辦公場域。「鍋爐」旁亦有採光通明的會議休憩區,可供專員和學生們談心交流。

製糖始於「發酵」,其蘊含「醞釀」與「熟成」,而「蔗糖」代表植物將太陽能轉換為「甜美」的化學能。這與「學輔中心」辦公空間從發想、規劃、裝潢到驗收的過程是相呼應的;我們期盼,蔗糖的甜蜜,成為全校學生共享的果實。

 

延伸閱讀:臺灣大學校園建築變遷互動地圖簡史